本报北京5月1日电(记者李瑞英)由全国人大民委、全国政协民委、中央统战部、国家民委和中国社科院联合于90年代初提出并开始实施的国家社科重大课题——少数民族现状和发展调查研究工作,日前圆满完成任务。4月30日,浩大调查工程的具体组织实施单位中国社科院民族研究所在京举行座谈会,向学界介绍课题的调查情况及其重要研究成果之一《中国少数民族现状与发展调查研究丛书》的概况。著名学者费孝通和来自学术理论界的数十名专家学者围绕此次调研工作的资料价值、学术意义及其为西部大开发战略提供的理论依据和发展思路等问题,进行了研讨。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布赫出席会议并讲话。
布赫说,这次对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现状与发展进行的全面深入的调研工作,涉及文化传统、教育状况、生态环境、人口素质、资源开发和市场发育等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可为西部大开发和加快民族地区发展规划发挥重大的作用。
与会学者认为,对少数民族地区现状的调查,有利于把握新中国成立以来少数民族地区的基本情况。作为这次调查研究的重要成果之一的《中国少数民族现状与发展调查研究丛书》,除收集大量的文献资料和数据外,访谈和观察获得的第一手资料也十分丰富。这些资料比较系统地反映了1949年以来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历史变迁,突出了90年代后的发展状况,不仅为科学地把握这些地区的现状与发展提供了实证,而且为正确认识整个西部地区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的现状与发展提供了具有代表性的样本。
据了解,这次调研工作于1993年开始,在全国挑选了具有代表性的14个少数民族聚居地为研究对象,课题组全部由资深的专家学者组成。百余名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田野工作,克服了重重困难。他们在全面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完成了11部调查研究报告,并以丛书的形式推出了部分科研成果。该丛书每卷以行政区划和族别为书名,统一体制,附有调查点的行政区划地图和若干照片,从内容上分为“综合篇”、“典型篇”和“专题篇”。“综合篇”主要反映调查点的自然地理、历史沿革、民族结构、人口状况,以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民族关系、宗教信仰和社会生活等情况。“典型篇”主要是就各个调查点中最有代表性的实例所进行的实证研究,其中既包括发展的成绩,也包括存在的问题。“专题篇”主要从理论角度分析了该地区促进发展或制约发展的各种因素等。